越過20%毛利率的明基材
作者:股滿意足
撰寫日期:2024/11/16
明基材在2024/11/1線上法說會公布第三季營收44.88億元,EPS 0.14元,前三季每股稅後0.48元 [1]。看獲利真的是傷透投資人的心,尤其是像筆者這種殷殷期盼明基材成材的套牢投資人,真的是恨鐵不成鋼。
獲利不理想,但值得安慰的是還是找得到亮點,亮點是第三季毛利率突破20%,達到22% [1]。2023年第一季至第四季毛利率分別為17.19%、17.65%、20.22%、和19.23%,2024年第一季至第三季毛利率為16.89%、16.51%、和22.32% [2]。如果2024年第四季也超過20%,那麼也許未來都有機會每季超過20%,那明基材就賺發了!未來是否每季毛利率都能超過20%?
要知道這個可能性,可能要從每月的營收來推敲。明基材曾在2024年6月營收達到17.25億,讓人眼睛一亮,可惜只是曇花一現,隔月就像過了晚上十二點的灰姑娘Cinderella一樣,又回到窮困的13.64億。到了2024年8月和9月才又回到讓人有所期待的15.48億和15.79億,然後10月竟然又讓人驚艷到16.32億[3]。如果11月和12月也都有16億以上,那真得令人相當期待,第四季的毛利率自然也會超過20%。
本來10月碰到光輝10月放假1天,然後又碰到2個颱風,放了3天假,以1天約5000萬的產值,4天假就少了2億,所以本來估10月營收會回到淒慘的13億,但沒想到是16.32億。是怎麼辦到的?筆者猜應該是電池隔離膜出貨給鴻海 [4]的關係,鴻海在高雄和發廠初期建置1.27 GWh方形磷酸鋰鐵電池產線,預計在2024年第四季投產,未來將陸續建置6 GWh總產能。明基材為了供應鴻海電池隔離膜,所以在雲科廠加蓋新廠來生產隔離膜 [5],所以10月放了4天假,月營收卻有令人驚訝的16.32億,合理推測是增加了雲科新廠的隔離膜營收。
再來一個問題是第三季營收44.88億元,並沒有太突出,那為什麼第三季毛利率能夠超過20%?合理的解答是超高毛利率如40%以上的產品佔比大幅提升,40%以上的產品有專業和消費型醫療產品,及電池隔離膜,專業醫療產品是穩定成長,營收不會突然暴衝,消費型醫療的矽水膠隱形眼鏡較有可能暴衝,觀察明基材轉投資的矽水膠隱形眼鏡公司視陽光學公司的月營收,今年6月以後都超過3億,10月份又來到歷史次高3.89億[6],所以矽水膠隱形眼鏡的業績突增是明基材毛利率超過20%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雲科新廠的電池隔離膜,這個筆者猜測應該是出貨給鴻海高雄廠的磷酸鋰鐵電池。 明基材的隔離膜技術是非常厲害的,它是全世界第三家做出三層隔離膜的公司,前面兩家都是日本公司。另外當初為了爭取Honda的定單,Honda需要吸水率低的隔離膜,一般隔離膜的塗層是利用氧化鋁的材料,但是它的吸水率高,所以明基材利用勃姆石取代氧化鋁,改善了吸水率的問題,所以得到了Honda油電車電池隔離膜的定單。明基材也發展了新一代隔離膜,稱為Armarator,具有極優良的耐高溫(高達250°C)特性,可應用於垂直起降的電動飛機(eVTOL)、無人駕駛飛行器(UAV)和混合電動汽車(HEV)等,這個可以耐高溫的隔離膜頗具賣點。明基材第三季毛利率高成長的原因應該是上述矽水膠隱形眼鏡和電池隔離膜業績成長的關係。
那為什麼毛利率這麼高,EPS卻那麼低?這不是自己打臉嗎?筆者猜測應該是雲科新廠折舊的關係。明基材在雲林科技工業區有一塊很大的地,原來有三個廠(一廠和二廠是聚合廠,三廠是生醫廠(子公司聯和醫材公司產線)),後來加蓋一座年產能1億平方米隔離膜的新廠(2023年底完工),再後來又加蓋一座生醫廠及一廠擴廠(2022年底開工)。隔離膜的新廠應該是今年開始量產,所以明基材前三季的獲利都很差,照理說業績比去年好,可是獲利卻少很多,筆者想應該就是雲科新廠的折舊認列開始了。所以折舊認列開始,表示開始生產了,表示隔離膜有定單了,對未來應該是好消息。
參考資料:
[1] 李宜秦,「明基材Q3毛利率走高,惟單季EPS降至0.14元」, MoneyDJ理財網,2024/11/1。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0MXk0Op
[2] 「明基材 (8215) 財務報表-利潤比率」,嗨財報,查詢時間:2024/11/15。
https://histock.tw/stock/8215/%E5%88%A9%E6%BD%A4%E6%AF%94%E7%8E%87
[3] 編輯部,「營收:明基材(8215)10月營收16億3255萬元,月增率3.37%,年增率9.04%」,財訊快報,2024/11/05。
https://ww2.money-link.com.tw/RealtimeNews/NewsContent.aspx?sn=2128146002&pu=News_0046
[4] 王郁倫,「直擊鴻海頭份神祕實驗室,簡宜彬:拚當電芯頭部企業」,經濟日報,2024/03/27。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3948/7808200
[5] 潘智義,「明基材雲林新廠擬明年投產 衝刺車用電池隔離膜商機」,中央社,2023/5/31。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05310130.aspx
[6] 侯冠州,「旺季到,視陽10月營收年增逾7成」,工商時報,2024/11/12。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旺季到-視陽10月營收年增逾7成-20100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