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些命運中注定的事

 

 

作者:股滿意足

撰寫日期:2024/10/13

一些命運中注定的事

 

  筆者是在1982年考進成功大學電機系計算機組,記得碩一時,系上有邀請清華大學計算機管理決策研究所(資訊工程學系前身)李家同所長來演講,李家同所長和我們的張俊彥所長是台灣最早的兩位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Fellow,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張俊彥所長是做半導體製程的,李家同所長則是研究計算機演算法的。李家同所長是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及計算機博士,聽說他非常聰明,尤其是數學非常厲害。當時他講的題目已經沒有印象,但是他秀的一張投影片,卻讓筆者印象深刻,那一張投影片秀了一張百分比的圓形圖,上面有科學上能解釋的百分比,宗教上能解釋的百分比,習俗上能解釋的百分比,還有超過一半以上無法解釋的百分比。所以他說不要太鐵齒,不要自以為是念科學的人,就否定一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

 

   家裡有6個小孩,筆者最小,上面有五個姊姊,國小六上時,智慧有點開竅的感覺,所以考試也會考得比較好,進步到班上第二名,就覺得自己很厲害!後來才知道原本的第一名和第三名轉班到丙班,所以原第二名就變第一名,我們班的這位第二名變第一名的同學是馬英九總統時期的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陳清秀博士的妹妹。念高中時,筆者有回要到彰化市,坐上員林客運後,才發現和陳博士同車,陳博士是高筆者一屆的學長,他當時念彰化高中,在車上就看他一直低頭在背英文,難怪能考上台灣大學法律系。小學時,筆者老媽當時有種韮菜花,韮菜花需要排水良好,而且也要容易採摘,所以要建高畦,溝深大約70公分,這樣就不用蹲下來採。可是,溝邊很容易長雜草,當時沒有除草劑,所以都是用手工除草,一棵草一棵草拔掉,筆者姊姊就很有耐心,筆者就非常沒有耐心,所以當知道小學甲乙丙三班的前幾名同學都轉到丙班,接受丙班導師趙老師的特別指導時,筆者就徵求父母親同意,6下時轉到丙班,一起接受趙老師的特訓,準備考台中市四所私立初中聯招的考試。由於筆者和班上的蔡同學住得比較遠,所以放學後沒有回家吃晚餐,直接留在學校等晚上的輔導課,我們兩個都會在學校旁邊的麵店吃陽春麵,真是美味極了!有回吃完麵,在學校遛躂等晚上上課,順便看點算術,看到雞兔同籠問題,因為這是上學期趙老師有講過,但是筆者是下學期才加入,所以沒有接觸過這個問題,有請教蔡同學,但是他好像也不太懂,後來筆者自己有看懂。私立初中聯招時,趙老師帶8個男生和8個女生去考試,記得好像是住在綠川旁的旅舍。考算術時看到有出一題雞兔同籠問題,心情頓時輕鬆下來,所以算術考得蠻順利的,國語那一科因為筆者喜歡看故事,所以也考得不錯。回旅舍後,旅舍老闆好像會算命,就一一看過住一樓的男生手相,等看到筆者手相後,就跟筆者說等筆者考上大學後再來找他,然後我們趙老師從樓上下來時,他也問了老師這個學生是不是功課很好?由於考得蠻順利的,兩科加起來好像是165分,上了第三志願明道中學,另外有兩位女同學也一起考上明道中學,其他同學就槓龜,後來等筆者考上大學,再去找這家旅舍時已經找不到!

 

  大學念中原大學,大四時和當時已在中山科學研究院服務的劉學長一起南下考成功大學電機所計算機組碩士班。坐火車時,拿起「微電子學」的書來K,看到ECL (Emitter-coupled logic)部分的例題時,計算的步驟非常複雜,當時在想如果考題出這種題目時,怎麼會寫?所以當時就把步驟記起來,然後再看習題也有一樣的題目,心中就再重複一步一步如何寫。ECL (Emitter-coupled logic)是不常用來設計數位電路的技術,它的優點是當時速度最快的,缺點是容易受干擾不穩定,當時常用的是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用TTL做的 IC (Integrated circuit)優點是電流大推力足,但是耗電,一般是在數位訊號要接到匯流排時,需要把訊號電流放大才能傳得遠時用。主流的技術是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好處是非常省電,電流大概是TTL的千分之一。所以,ECL在當時就已快被淘汰的技術,在「微電子學」的教科書上的篇幅也只有一個例題和一個習題而已。不管怎樣,在火車上翻到這個部分,所以就把詳細的解題步驟記起來。沒想到隔天第一堂「數位電子學」考試時,就出了ECL在習題的那一題,看到時心情就穩定下來,記得光是寫這一題,解題就佔滿了考卷的一整面,如果當時在火車上,沒有神來一筆,去記住解題步驟,也不可能答得出來。喔!還有件事值得記錄一下,記得寫第一題時,要設計一個數位電路,最後導出來的結果是0,當時想到的是可能英文的題目裡有藏文字的陷阱,所以等都寫完了,有時間再回頭仔細檢查題目。都寫完考卷後,再仔細檢查第一題題目時,就發現一個英文字的陷阱,所以重新設計電路後,最後結果就不是0。第一節考完後,上廁所時碰到學長,他問為什麼第一題的結果是0,筆者就跟學長說它藏了一個英文字的陷阱。這一科筆者考了84分,應該是所有考生的最高分,另一科「計算機組織」考了78分,兩科加起來162分,剛好是當時最低錄取成績162分,若加上35分的工程數學,總分是197分。工程數學實在沒辦法,不是個聰明的人,只對了2個送分題,筆者有位楊同學,他就考了97分,難怪他後來成了成大電機系教授。

 

  小學的「雞兔同籠問題」和考研究所時的「ECL解題」,碰到它們時,不曉得為何讓筆者記憶深刻,然後在升學考試的題目出現,讓自己看到它們時,好像吃了定心丸一樣。現在回想起來,感覺是上天在關鍵時刻眷顧自己一樣。記得倪匡在衛斯理小說系列裡,曾說過一句話,人生下來命運就已決定。但是有人不以為是,那為什麼有兩人同年同月生,命運完全不同?倪匡的衛斯理說,因為現在的算命準確度只能到「時」,如果計較分秒的話,應該是不同。您覺得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股滿意足 的頭像
    股滿意足

    股滿意足的部落格

    股滿意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